日期:2021-11-04 | 来源: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 浏览:
392 次
[ 字体: 小 中 大 ]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配合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筑牢学校师生防疫思想壁垒,校党委提出《关于加强抗疫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全体教师将抗疫课程思政融入线上教学,以伟大的抗疫精神为指引,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在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师生情绪,疏导学生心理健康。在近期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和同学们在教与学的过程里热情高涨、感触良多,对抗疫课程思政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出许多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更好的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张莉结合所授心理学课程谈到:要保持教学敏感,注重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生成性。“课程思政”的推进,要始终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我省当下疫情防控的关键时间节点,《心理学》课程在线教学内容为“思维”部分,应围绕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改变,重点关注各教学环节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生成性。一是抓课前签到,通过“宿舍成员集体合影”方式,在点评中引导学生强化宿舍安全卫生意识、注重成员间的包容与交流,从照片新颖性等方面引出“思维”教学主题。二是抓课堂教学案例融入,从“教育使你具备的14种思维方式”切入,每一种思维方式,对应疫情防控工作相关实例,引导学生坚定信念、科学防疫,严格遵守校纪校规;从“思维”教学内容展开,启发学生思考疫情防控中的“中国之治”,体会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增强政治认同与道路认同。三是抓课后生活学习,以《甘肃省教育厅告全省高校学生书》为遵循,布置课后阅读分享任务,引导学生加强反思交流。通过以上做法,帮助学生在建构“思维”部分知识体系时,体验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求,丰富专业课自身内涵,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新闻传播学院教师苏剑青在线上教研室集体备课时谈到:要充分运用好抗击疫情新闻素材,注重教学创新,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的做法。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线下教学工作转为了线上,疫情就是命令,我重点将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时情,充分利用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抗疫新闻作为案例进行授课,鼓励学生记录身边人、身边事,通过新闻敏感性筛选节目素材,坚持“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把统一性要求落实好,鼓励探索不同方法和路径”。具体做法为:一是课前安排任务,让学生搜集新闻素材,特别是学校管控疫情措施,学生参加党员先锋岗工作,学校志愿者行动,核酸检测医务工作者等,结合新媒体节目策划和社教节目的社会功能和节目形态进行课前准备。二是课程导入注重带入感。通过抗击疫情歌曲和诗朗诵等形式,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凝聚到教学中来,并因势利导结合课程引导学生探讨省市播音员、主持人朗诵抗疫诗歌的思想内涵,作品导向和专业技巧。学生通过弹幕方式踊跃发言,改变了线下课堂发言线性模式,课程思政效果从一开始便悄无声息地融入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校园抗击疫情素材创作作品,课后教师小组指导,争取在媒体播出。结合抗击疫情新闻策划案例,讲授移动媒体新闻的五类策划报道。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策划《兰州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网络新闻报道,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全班同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氛围热烈,实现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创作出优秀的抗击疫情作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深刻体会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向”,努力提高“四力”。三是课后布置任务,结合课程重点知识内容,创作抗击疫情作品;策划抗击疫情新媒体多元化新闻文案。“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面对疫情而深思,充分进行教学创新,线上教学准确把握教学对象感,引发学生共鸣。通过以上做法,做到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达到盐溶于水的效果,学生反响热烈。
旅游学院教师张晓玉说:疫情背景下的知识与育人同在课堂。在疫情突发的当下,作为教师,应在讲好专业课的同时,从疏导学生心理、抗疫典型故事、疫情间反面素材等多角度引导教育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家国情怀,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梳理好自己的目标、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团结一致共克时艰。例如在《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服务人员的亲和力塑造”的讲授中,通过录制中正态度系列短视频,改变学生已有的认知及处事方式,让他们学会用中正的态度看待问题,理性解决和处理学习生活中产生的矛盾,达到“修内塑外”。运用游戏教学法,将因疫情所产生的“疫情、担心、失眠、宿舍”等负面情绪正确抒发。借助压力测试图,测量他们的压力指数,通过冥想法,运用音乐和语言引导方式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数字媒体学院教师王欣以数字影视特效课程中文本图层的使用教学内容为例讲到:通过选取素材“排队等待做核酸检测的小女孩”照片为例,阐述文本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重要作用,将触动了很多兰州人内心的、等待核酸检测队伍中弱小身影的小女孩,在一米线处乖巧等待的照片与课程内容相结合,通过“她的样子,就是兰州的样子的”文字来提高大家的共鸣度,倡导每个公民都应该像小女孩一样,做好自己,自律自约,做出疫情突发情况下应有的贡献。更深层次的引出,小女孩亦步亦趋,像极了兰州这样一个不发达城市,用尽全力、抗击疫情的精神!因疫情原因,我们的课程由线下转到线上,虽不能与同学们见面,但也时刻关心着他们,也看到了他们做核酸检测时,能够配合工作人员,保持有序队形,同学们的样子,也是兰州的样子。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身体力行,共克时艰。
传媒工程学院2019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的彭松同学说:为了让同学们能正确面对疫情,在完成教学任务后,会用剩余课堂时间给大家讲关于疫情防控的提醒,还会和大家做舆情热点问题的讨论,通过和我们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大家要以正确的姿态面对疫情,及时纠正一些同学的“认知偏差”。
文学院另一名同学说:我曾无数次想过,青年一代真正的担当与责任到底是什么?是一次次失败后的坑底躺平,抑或是一次次失败后又再努力爬起?几天前的网课,老师也如是问到这个问题。但此次疫情,给了我们答案,无数九零后零零后走上抗疫战场,身体力行。我们生于非典,却在新冠的战场上争分夺秒,这便是属于这个时代最好的旋律。也许我们中部分人无法深入到抗疫一线,但我们却能不断的汲取知识,填充自己。在精神上为抗疫加油,为未来承担起国家重任而不断蓄力。中国并不是一部分人的,而是你,是我,是无数个中国人一起携手拥护着的。“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春天”,千万华夏儿女心手相握,我们不仅能逾越这个寒冬,更将迎来我们期盼已久的春天。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薛文静同学在课间休息时这样表达:这场战役,你我都是战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线上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张老师一番话激励着在宿舍略显焦虑的我们,我省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紧的关键阶段,全省上下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我们坚持勇敢,是相信风雨过后,一定重逢!我们不忘初心,守望相助,从风月同光到万千逆行,人性依然闪光夺目。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大“疫”面前,学校全体师生、学子积极响应,认真工作、努力学习,抗疫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显著,处处彰显了兰文理人“大疫有大爱,人人有担当”的爱国情怀!兰文理人正以伟大的抗疫精神为指引,以抗疫课程思政教育为抓手,筑建起一道坚实的思想壁垒。